推動鄉(xiāng)村振興有妙招 打造特色IP聚民心
【環(huán)球網報道 記者 朱曉磊】“村里種植的木納格葡萄,粒大,、皮薄,、味甜,是真正西域的味道,。一箱四斤裝,,包郵!”新疆阿圖什市瓦克瓦克村第一書記奚科偉面對記者一行不忘本色,,接受采訪之余順便 “帶貨”,。
“歡迎來熱鬧的夜市逛逛”、“請一定帶去我對習主席的感謝,!”環(huán)球網記者在走訪中國華電集團在新疆定點扶貧烏恰縣,、阿圖什市和對口支援的喀什市時,感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情與喜悅,。
優(yōu)化產業(yè)布局,,打造一村一錦繡
華電新疆發(fā)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新疆公司”)肩負南疆地區(qū)一市一縣定點幫扶和一市兩縣七個行政村的駐村幫扶任務。每個村都有不同的致貧情況,,如無主導產業(yè)帶動經濟發(fā)展,、第二三產業(yè)發(fā)展滯后、當地人才缺乏等,。如何打好脫貧及鄉(xiāng)村振興的一場硬仗,?華電新疆公司因地制宜,通過“一村一策”,讓每個貧困村實現了向萬元村的蛻變,。
喀什市英吾斯坦鄉(xiāng)墩艾日克村第一書記王磊針對村莊以林果為傳統(tǒng)產業(yè)的特點,,帶領村民進行產業(yè)優(yōu)化,采取“紅棗+石榴+蔬菜套種”模式擴大規(guī)模,。在棗園對面,,村子里新添了300畝的玫瑰花圃。“村民們不僅可增加一筆收入,,還會收獲一個網紅打卡點,。”王磊篤定當地人民過上富裕生活指日可待。
墩艾日克村田地里的紅棗與辣椒套種
2019年,,華電集團派駐克州烏恰縣巴音庫魯提村的第一書記譚軒根據當地光照資源充沛的特點,,向集團申請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當年10月底,,華電集團總投資350萬元的克州第一座裝機500千瓦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并網運行,。2020年,扶貧電站全年發(fā)電量96萬千瓦時,,發(fā)電收入72萬元,,受益覆蓋全村206戶貧困戶。如今,,村里養(yǎng)殖的牛羊肉成為熱銷產品,,鴿肉也實現了線上銷售,現任第一書記陳大為笑著說:“僅是光伏電站就日進斗金,,我們村是縣里最有錢的村”,。
瓦克瓦克村土地堿性大、農業(yè)基礎薄弱,。為了改善當地土地條件,,華電集團捐資100萬元在村里開展鹽堿地治理示范項目,采取“深挖魚塘,、上農下漁,、臺田種植”方法對撂荒的鹽堿地進行治理,打造以觀光,、休閑,、餐飲為一體的旅游產業(yè)模式。2020年初,,瓦克瓦克村又建成了蘑菇培種基地,。“現在種的是平菇,后面會根據情況引進香菇,、茶樹菇等品種,。“奚科偉已經在暢想著未來的藍圖,。
解決產品銷路,讓新疆味道“上網入云”
打通供應鏈條,,拓展銷售途徑,,吸收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是華電新疆公司推動村民富起來的第二步,。
在墩艾日克村,,華電駐村工作隊與果品深加工企業(yè)簽訂3年收購協議,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益,,讓產業(yè)發(fā)展路子越來越寬,。
為了解決巴音庫魯提村牛羊肉缺乏訂單的問題,譚軒決定自創(chuàng)品牌,。他為村合作社設計注冊“蔥嶺牧人”商標,,打造了系列產品。他通過微信朋友圈宣傳推介,,也嘗試抖音視頻,、直播帶貨等手段。如今,,“蔥嶺牧人”高原牛羊肉有了知名度,收獲了越來越多的訂單,,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累計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
第一書記們各顯神通,,讓越來越多的“新疆味道”走出村莊,。經過疫情期間“云賣貨”的錘煉,他們借用互聯網帶貨已經成為稀松平常的小事,。
激發(fā)致富動力,,提升村民幸福感
“2017年,村民們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2020年底超過了1.2萬元,。土坯房變成了嶄新的安居房,通過改廚改廁工作,,村民們也都養(yǎng)成了現代衛(wèi)生的生活方式,。”喀什市市委常委、英吾斯坦鄉(xiāng)黨委書記崔寶群指著一組對比圖向記者介紹道,。
環(huán)球網記者也隨機走進兩家農戶,,他們屋里寬敞整潔,電器完備,,院子里“一架葡萄一畦菜”,,頗有田園風趣,。生活條件的改善,讓農民們有了新的期待與渴望,。以前靠趕巴扎維持生活的脫貧戶毛拉木•吾普爾現在家庭月收入4000元以上,。他對記者說:“我現在的愿望就是要讓娃娃們都去上大學。”
走進瓦克瓦克村時,,臨近中午,,十多位姑娘正在村委會前面的小舞臺上為周末的夜市認真地排練著節(jié)目。附近的“愛心超市”里,,一位名叫艾克拜爾·庫爾班的媽媽拿著一疊積分券,,兌換了臺燈、書包等學習用具,??吹接浾邆兒闷娴难凵瘢胸撠熑税⒁拦帕δ托牡刈隽私忉?。愛心超市收集了來自各地捐贈的各種物品,,超市交易不用錢,而是用積分券,。每個月,,村委會根據遵紀守法、家庭衛(wèi)生及孝老愛親等事項進行評比,,根據評分贈送農戶積分券,。村民們可拿著券到超市兌換衣物、書籍,、電子用品等,。艾克拜爾大方地說:“我就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打掃干凈院子,,教育好孩子,。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讓村子更漂亮,。”
瓦克瓦克村愛心超市一角
瓦克瓦克村邊的馬路上,,一位小伙子正在打馕,攤位上迎風飄揚著“天下第一馕”的旗幟,。奚科偉解釋說,,村里經常會組織各種技能評比,成績優(yōu)異者得以授權品牌,。這位小伙子在打馕比賽中獲得第一,,拿下第一馕的招牌,批發(fā)價比別家一張多賣一塊錢,。各種活動中,,村民們在爭先恐后的追趕中找到了樂趣,,也增強了技能,增加了收入,。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華電新疆公司連續(xù)3年舉辦68期培訓班,,培訓基層干部1474名,,技術人員5040名; 組織3273名農牧民進行畜牧品種改良,、養(yǎng)殖育肥等培訓,。感受到美麗鄉(xiāng)村的魅力,很多村民從原來的“等靠要”變?yōu)?ldquo;主動干”,,據介紹,,華電集團在幫扶轄區(qū)內每年資助大學生8個月的生活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們有了走向更廣闊世界的渴求,,也有了學好本領回疆建設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