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總書記長見識丨世界屋脊的新“天路”
2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藏林芝火車站,,了解川藏鐵路總體規(guī)劃及拉薩至林芝段建設運營等情況,,隨后乘火車前往拉薩市,,實地察看拉林鐵路沿線建設情況,,深入研究有關問題,。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 攝
經(jīng)過6年多的建設,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于2021年6月25日建成通車,。
復興號高原內(nèi)電雙源動車組抵達林芝站,。(2021年6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復興號列車飛馳在雪域高原,,翻開了西藏和高原鐵路建設發(fā)展新篇章。
在拉薩和林芝之間修建一條鐵路,,一直是西藏各族群眾的百年夢想,。但在此之前,受限于國力和技術等眾多難題,,“鐵路夢”一直擱淺于紙上,。
6年多來,高原上先后來了13萬名建設者,,攻克了一系列罕見難題,,創(chuàng)造了高原鐵路建設奇跡:
——拉林鐵路有效解決了高原鐵路路基加固防護技術難題。
——建設桑珠嶺隧道時,,面對最高89.3攝氏度的高巖溫,建設人員創(chuàng)新運用綜合降溫技術和隧道襯砌混凝土施工工藝工法,,建成了這一世界上罕見的高巖溫鐵路隧道,。
——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全長525.1米、主拱跨徑430米,,創(chuàng)造了鐵路鋼管混凝土拱橋海拔最高,、跨度最大等世界之最……
試運行的復興號列車行駛在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6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百年期盼,,一朝夢圓。
這條嶄新的“天路”,,連通萬壑,,雄偉壯觀。全線16次跨越雅魯藏布江,,建成47座隧道,、121座橋梁。
為了適應高原復雜多變的天氣環(huán)境,,在“天路”上飛馳的動車組頗具特色,。它的全名叫“復興號高原內(nèi)電雙源動車組”,由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研制,,其功率,、載客量、加速性能等多項技術領先世界同類型車,。列車兩端分別編掛電力和內(nèi)燃動力車,,可在電氣化和非電氣化線路間自由切換。
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用手機記錄沿途風景,。(2021年6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拉林鐵路連接既有的拉日和青藏鐵路,,結束了藏東南地區(qū)不通火車的歷史,,將西藏與祖國各地更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助力西藏開創(chuàng)高質量發(fā)展新局面,。
記者:樊曦,、周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