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紅色軍休故事百人講(24)|楊啟訓:修理繳獲裝備的“土專家”
楊啟訓:我們當時的通訊設備,,國產的很少,,主要是從美國、蔣介石那邊繳獲的,,大多數(shù)是美國造的機器,。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破爛,、陳舊的,,但對于我們國家來說卻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我國當時非常窮,部隊沒有錢,,非常需要這些繳獲的設備,。而對于這些設備修理,一開始我們并不懂,,也從沒有學過這方面的知識,,當時在學校我們只學習過一些非常基本,、普通的知識,,這些設備我們看也看不懂,只能慢慢摸索,、慢慢修,、慢慢鉆研,從實踐中學,,修各種各樣從美國佬那里繳獲的,、連名字都說不出的(全是英文)設備。
我有一件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當年有一個損壞的汽車充電機,,我修了很久也修不好,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導致它一直不發(fā)電,。我只好把它又重新拆掉,重新裝,,它還是不發(fā)電,,我就想著看看它是不是有機械方面的問題,結果就給它加了幾滴機油,,扒拉了兩下子,,就好了。因為充電機機械上的彈簧是一個鐘表彈簧,,有點兒生銹了,、不靈敏,弄了幾滴機油就好了,,這就說明我們還是要從實踐中去摸索,,有些東西從理論上很難說清楚,從實踐中才能解決問題,。
還有一次,,我去耒陽出差,當?shù)氐膽?zhàn)士在修理一個比較先進的機器,是我們國家機械廠自己生產的,,也是一個雷達電源設備,,戰(zhàn)士們把設備零件拆了一地,說不行,、壞了,,我一看,把表一量,,說:“沒壞,,裝起來!”然后就組裝起來,,發(fā)動發(fā)電機,,結果不來電,我馬上決定要提高速度,,把設備的速度提高到3000轉才能發(fā)電,。戰(zhàn)士們說2000多轉已經很高了,雖然他們感覺不出,,但是我用轉速表測量速度后,,認為速度還是不夠,還需提高到3000轉,,最后提高轉速后果然就修理好了,,一個小時解決了問題。
最后我想對下一代的年輕一輩說,,咱們干什么工作都要認真,,不懂的要不斷鉆研、不斷去學,,不懂就問,,無論是老同志還是新同志,多問就一定會有收獲,。
(講述:楊啟訓 整理:歐陽勝梅 圖片:吳鋒 視頻:周孝芳)
人物簡介:
楊啟訓(1938年2月——)
1,、1964年8月廣州軍區(qū)空軍司令部衡陽通信修配廠電機探照燈車間技師;
2,、1980年1月廣州軍區(qū)空軍司令部衡陽通信修配廠電機探照燈車間工程師,;
3、1988年3月廣州軍區(qū)空軍司令部衡陽通信修配廠工程師,。
(資料提供:衡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