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嶺腳下到鐘鼓樓旁,這些抗疫“姿勢”給人力量
秦嶺腳下,,西安市周至縣,,雪一場比一場厚,四屯鎮(zhèn)渭永村,,核酸檢測正在進行,。
76歲的李玉斌攙扶著老伴做完檢測后,準備騎著三輪車離開,,但穿著厚重加上腿腳不靈便,,老伴張玉蘭怎么嘗試也上不了三輪車,一時間有些著急,。
李玉斌和老伴在民警的攙扶下做核酸檢測,。(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見狀,周至縣四屯派出所民警孫問扶著老太太的胳膊,,輔警劉振先微微蹲下,,順勢抱起老太太,,平穩(wěn)地將她放在三輪車上。有村民用手機拍下這一幕,。
白雪皚皚的山路上,、嚴格管控的社區(qū)里、遇到困難的群眾家……在西安市,,數(shù)萬名基層干部正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
西安市蓮湖區(qū)環(huán)城西路街道西儀社區(qū),25歲的志愿者陸遠累得靠在小區(qū)路邊的樹旁睡著了,。
陸遠是南京人,,去年12月18日來西安旅游,因為遭遇疫情暫時回不了家,,他便向當(dāng)?shù)厣鐓^(qū)申請成為一名志愿者,。
志愿者陸遠因為勞累靠在路邊睡著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幾乎每天要從早上7點鐘工作到凌晨時分,,搭建核酸檢測點,、給轄區(qū)孤寡老人送餐,哪里缺人手就要去哪里補位,。”陸遠說,,盡管睡不夠甚至累到腿發(fā)軟,但是他也被小區(qū)里的住戶溫暖著,,“有小朋友專門送給我一個小雪人,,還有人在紙上寫著感謝的話語,看到很暖心,。”
在西安,,像陸遠這樣的志愿者不計其數(shù)。
夜已深,,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壚地村的何明玉家,,“大功就要告成”!
何明玉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西安工務(wù)機械段的一名司機,,看到抗疫期間有的西安市民買饅頭不方便,,何明玉決定組織家人一起蒸饅頭,送到抗疫一線,。
得知何明玉的想法,,村委會專門拉來10余袋面粉支持。饅頭的“產(chǎn)量”上不去,,左鄰右舍拿出自家的面盆,、篦子、蒸籠都趕來幫忙,,揉面,、醒發(fā),、上籠、添柴,,“流水線”上,,一籠又一籠熱氣騰騰的饅頭擺滿整間屋子。
1月3日至6日,,何明玉和老鄉(xiāng)蒸出8000個饅頭,,車里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然后通過村委會聯(lián)系政府部門往西安的社區(qū)送去,。
何明玉和老鄉(xiāng)蒸出8000個饅頭馳援抗疫一線,。(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自新疆的油馕、寧夏的羊肉,、山東的洋蔥……越來越多飽含祝福的物資正在從四面八方運抵西安,,送至千家萬戶。
西安市長安區(qū)一個小區(qū),,因為封閉管理,,31歲的黃力和兒子已經(jīng)半個多月沒有出過家門。雖然久居在家,,但黃力想方設(shè)法豐富居家生活,還為媽媽,、自己和孩子找到了不同的鍛煉方式,。
黃力正在陪著兒子鍛煉。(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盡管生活靜了下來,,但是運動不能停下來,,每天都要用陽光而積極的姿態(tài)面對生活。”黃力說,,每天的居家鍛煉,,已經(jīng)成為一家人的“必修課”。
在這個正在與疫情抗擊的城市中,,有千萬人參加了這場戰(zhàn)“役”,,他們方式不同,“姿勢”各異,,但卻有著共同的目標,,驅(qū)散疫情陰霾,讓生活重沐陽光,。(記者張斌,、蔡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