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和人民心貼心 | “我們將堅持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夷山市星村鎮(zhèn)燕子窠生態(tài)茶園,察看春茶長勢,,了解當地茶產業(yè)發(fā)展情況,。在茶園內,科技特派員,、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向總書記匯報其團隊推廣的“高效生態(tài)茶園建設方案”,。新華社記者近日回訪了廖紅,以下是她的自述與心聲——
習近平總書記到來的時候,,青翠的茶樹間開著金燦燦的油菜花,。我向總書記介紹,通過在茶樹間套種大豆和油菜,,不僅可以給土壤補充肥力,,還能有效防治病蟲害,提高茶葉品質,,這是我們獨創(chuàng)的做法,。總書記對此表示肯定,,囑咐我們要“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聽到近年來在我們科技特派員團隊指導下,茶園突出生態(tài)種植,,帶動了茶農增收,,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高興。他指出,,要很好總結科技特派員制度經驗,,繼續(xù)加以完善、鞏固,、堅持,。
我是2019年加入科技特派員隊伍的,。這項制度發(fā)源于福建南平,是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大力推廣的一項工作機制,。20多年來,,他始終關心著這支隊伍。在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時,,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大科技特派員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中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大家都覺得使命在肩,不能辜負總書記的殷殷囑托,。
在武夷山,,當地農民特別想把茶種好,但問題不少,。有的茶農找到我們,,說自己種了多年茶葉,但怎么茶葉口感一年不如一年,。有的不光茶沒種好,,還出現土壤酸化、水土流失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科技特派員將“生態(tài)茶園”模式推廣到武夷山許多茶田。一開始農民們將信將疑:套種大豆怎么能替代化肥,,不用農藥還能防蟲,?隨著部分示范田取得明顯效果,越來越多的農民從觀望到嘗試,,再到積極參與,,嘗到了科學種植的甜頭。
最初我只是帶著實驗室的師生下鄉(xiāng),,去年我牽頭組建了一支隊伍,,隊伍中有當地的科技特派員,有武夷學院的師生,,甚至還吸收了地方的“土專家”“田秀才”,。眾人拾柴火焰高,現在,,學生們會跟著我進茶山做實驗,,“土專家”會給農民“上課”。大家都說,,“科特派”真好,,隨叫隨到,。
總書記來之前,我們的生態(tài)茶園只有兩三千畝規(guī)模,,現在已經超過了兩萬畝,。生態(tài)茶園給更多的茶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在應用新技術后,,茶葉甜了不少,,以往茶青是“愁著賣”,今年是別人上門“搶著收”,!現在去燕子窠,,家家戶戶把我們當親人。
牢記總書記囑托,,我們將堅持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繼續(xù)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讓農業(yè)科技在泥土里生根,,讓科技在田野里綻放力量。
記者:吳劍鋒,、周義
視覺?。【庉嫞簠蔷ЬА⒑聲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