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13萬余畝油茶迎來采摘黃金期,,農戶們搶抓時節(jié)采摘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廖晶 王棋 李惠蓉報道 金秋十月果千樹,漫山遍嶺茶果香,。霜降過后,,衡山縣13萬余畝油茶迎來采摘黃金期,農戶們搶抓時節(jié),,開始采摘“霜降籽”,。
(農戶們搶抓時節(jié),開始采摘“霜降籽” 王棋攝)
在衡山萱洲碧水藍天油茶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油茶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枝繁葉茂,,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油茶果掛滿枝頭,。村民們挎著竹籃,忙碌地穿梭在茶樹間,,采摘,、稱重、裝車,,一片忙碌喜人的豐收景象,。
“這里以前都是老油茶林,隨著樹齡老化和管理不善,,導致有很多油茶樹掛油茶果不多,。我們合作社自2013年成立以來,對現有的油茶林進行施肥,、補苗,,同時,借助低產林改造項目,,又種植了一批優(yōu)良品種油茶,。目前,合作社的油茶種植面積總共有3000余畝,。”基地負責人尹海龍說,。
(村民們挎著竹籃,忙碌地穿梭在茶樹間,,采摘油茶鮮果 廖晶攝)
去年,,基地又引進了智慧水肥系統(tǒng),采取“水肥一體化”噴灌技術,,有效破解了制約油茶基地建設的水肥瓶頸,。“去年每畝油茶林只能產幾百斤油茶鮮果,今年的畝產有望達到1000斤,,最高產的有2000斤,。而增產的秘訣就是油茶水肥一體化噴灌技術。”基地負責人尹海龍表示,。
(水肥一體化”噴灌技術有效破解了制約油茶基地建設的水肥瓶頸王棋攝)
“水肥一體化”噴灌技術是一項將灌溉,、施肥、噴藥融為一體的新技術,。該項技術既能適時,、適量滿足油茶樹對水分、養(yǎng)分和病蟲害防治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減少勞動強度,,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油茶果產量。目前,,該基地已新建油茶水肥一體化噴灌設施200余畝,。
11年來,衡山萱洲碧水藍天油茶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fā)展模式,,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不少的就業(yè)機會,,帶動了當地50多戶100余人就業(yè),不僅有效解決了周邊剩余農村勞動力問題,,還帶動了周邊農戶種植油茶上萬畝,,萱洲鎮(zhèn)油茶種植總面積達到2.6萬余畝。
近年來,,衡山縣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油茶企業(yè)、合作社,、經濟合作社,、家庭農場、油茶種植等業(yè)主帶頭參加油茶新造,、低產林改造,,著力打造一批“小而精”示范點;積極培育以油茶種植大戶為主的專業(yè)化施工隊伍,,以承包農戶山頭的方式,,不斷推進衡山油茶向標準化、機械化,、產業(yè)化發(fā)展,。
(合作社帶動了當地50多戶100余人就業(yè)廖晶攝)
目前,衡山縣共有油茶林13萬余畝,,2024年油茶鮮果產量預計有4.56萬噸,,茶油產量約0.28萬噸,油茶年產值約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