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鏡頭丨“我們并不陌生,,因為有書信往來”
總書記情牽獨龍族,,中南海連著獨龍江,。
這張照片,,記錄的正是這樣一次惦記在心、期盼已久的見面——
2014年元旦前夕,,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報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即將貫通的喜訊,,總書記接到信后立即給他們回信。
一年后,,2015年1月20日,,春城昆明。
帶著對貢山縣干部群眾尤其是獨龍族鄉(xiāng)親們的惦念,,習近平總書記在緊張的云南之行中抽出時間,把當初寫信的5名干部群眾和2名獨龍族婦女接到昆明見面,。
照片中,“人民楷模”,、獨龍族“老縣長”高德榮,就坐在習近平總書記身邊,。
雖已過去7年多,,但說起見面的情景,,高德榮仍覺十分溫暖:“總書記親切地說,我們并不陌生,,因為有書信往來,。聽到這親切的話語,感覺我們邊疆少數民族的心聲傳遞到了總書記心里,。”
高德榮回憶,,總書記拉著他的手,同大家一起觀看反映獨龍族生產生活巨變的短片,,邊看邊問道:“建一套新房多少錢,?”“原來出山要多長時間?”……
高德榮告訴總書記,,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江人翻越高黎貢山走到貢山縣城,來回要半個月,;1999年獨龍江簡易公路貫通,,除去大雪封山,七八個小時可到縣城,;隧道通車后,,3個小時可到縣城。
滄桑巨變,,讓老人無法不激動,。他告訴總書記:“隧道2014年4月就全線貫通了。如果不貫通,,今天我們怎么可能坐在一起呢?要知道,,現在正是大雪封山的時候,。”
今年70多歲的獨龍族老人李文仕,當時也在現場,。第一次走出獨龍江鄉(xiāng),、第一次坐飛機的她,,激動地用獨龍語唱起自編的“感恩歌”——
“黨的好政策,讓獨龍族過上了幸福生活,,獨龍江人民永遠感謝黨,,永遠跟黨走……”
你一言,我一語,,總書記認真傾聽,,氣氛十分融洽。
“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總書記語氣堅定地說:“中國共產黨關心各民族的發(fā)展建設,全國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
斗轉星移,,換了人間,。
2018年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獨龍江鄉(xiāng)黨委寫信報告喜訊,,總書記高興地回信,,鼓勵獨龍族群眾“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如今的獨龍江鄉(xiāng),,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灰頂黃墻的獨龍民居,、整潔的街道如同一幅畫卷,。依托生態(tài)優(yōu)勢和鄉(xiāng)情,獨龍江鄉(xiāng)發(fā)展藥材種植和獨龍牛,、獨龍雞,、獨龍蜂等養(yǎng)殖業(yè),已初具規(guī)模,。
與獨龍族的故事,,正是總書記關心少數民族的生動縮影。在總書記親自部署指揮下,,我們啃下了民族地區(qū)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各族兒女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鑄牢,。
如今,,各族兒女又踏上新征程???span id="mphxerk80ooy" class="red">書記豪邁宣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也不能少。”
“丁香花兒開,,滿山牛羊壯,;獨龍臘卡的日子,比蜜甜來比花香……高黎貢山高,,獨龍江水長,;共產黨的恩情,比山高來比水長,。”
未來,,獨龍族的日子將更美更甜。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鐫刻著執(zhí)政者奮進的步伐,。4月18日起,新華社開設“近鏡頭•溫暖的瞬間”欄目,,精心選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精彩瞬間,講述每一張照片背后的溫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