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習話】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
(歡迎點擊視頻,觀看本期《每日一習話》)
習近平:要強化依法治理,,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城市治理頑癥難題,,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
這段話出自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這句話凸顯了法治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價值,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直接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布局,大力推進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從全國人大授權自貿區(qū),、自貿港先行立法推動改革,,形成法治引領改革的發(fā)展新模式,到廣泛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全面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從持續(xù)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筑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到學習推廣“楓橋經驗”,,妥善化解基層矛盾糾紛,新時代的中國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和高效的政策落實,,不斷發(fā)揮法治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法治具有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法治社會是構筑法治國家的基礎,。新時代十年,,我國先后設立國家憲法日、國家安全教育日,,不斷培植公民信仰憲法,、遵守法律、維護國家安全等意識,。我們持續(xù)推進全民普法工作,,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力量,普及推廣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提升公民權利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通過互聯網、媒體、影視作品等努力為公民參與國家法治建設提供更多機會,、平臺和服務……一系列舉措將法治融入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為法治中國建設培育堅實的社會基礎。
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牢固樹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意識,,在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huán)境,,讓法治真正成為社會的共識、行為的準則和權利的保障,。
本期特約專家:馮碩 上海政法學院國際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