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剛剛來過這里丨發(fā)展特色現代山地果業(yè),,日子越過越紅火
9月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甘肅天水市麥積區(qū)南山花牛蘋果基地考察,,走進果林向現場的果農,、農技人員等詳細詢問花牛蘋果品質特色、種植技術,、市場銷路等,,并同鄉(xiāng)親們親切交流。習近平總書記說,,鄉(xiāng)村振興要靠產業(yè),,各地要各展其長,走適合自己的振興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勉勵鄉(xiāng)親們再接再厲,,把蘋果產業(yè)做得更大更強,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新華社記者攝,。
天水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又處于南北方交界地帶,,丘陵,、山地和河谷交錯,氣候溫暖濕潤,,適宜花牛蘋果生長,。
循著山路進果園,左右遠眺,,天水花牛果樹漫山遍野,、一望無際,。一顆顆紅彤彤的花牛蘋果掛滿枝頭,點染著隴右蒼山,。
南山花牛蘋果基地位于麥積區(qū)南部山區(qū),,涉及花牛、馬跑泉,、甘泉3鎮(zhèn)25村,,總面積14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花牛蘋果種植基地15萬畝,,綠化造林2300畝,配套建設產業(yè)路360公里,、提灌工程6處,,培育發(fā)展果品經營主體120家,基地蘋果總產量達22萬噸,,總產值6億元,,帶動4萬多人受益。
武雙泉今年55歲,,是土生土長的二十里鋪村村民,,正熟練地采摘著成熟的花牛蘋果。
“在我家果園里,,總書記關切地詢問相關情況,,非常隨和、親切,。”回想起總書記的話語,,武雙泉難掩激動。作為種植花牛蘋果的“老把式”,,武雙泉見證了花牛蘋果種植的成長進步,,尤其是近十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栽植技術,、種植模式更加科學、高效,,他家的果樹面積已經達到26畝,,而在他小時候,只有不到3畝,。效率能持續(xù)提升,,規(guī)模能接連擴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合作社的助力,。
新華社記者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和武雙泉交流時,,重點詢問了合作社的情況。“我是合作社社員,,向總書記匯報了合作社的運行模式,。得益于科學有效的運行模式,生活越來越紅火,。”武雙泉說,。
在不斷探索中,武雙泉所在的麥積區(qū)新民蘋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形成了“技術服務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物資采購統一、果品銷售統一和分戶經營,、分戶核算”的運行模式,,既激發(fā)了群眾種植栽培的積極性,,又增強了花牛蘋果的規(guī)模效應,,抵御風險的本領也大大提高。像武雙泉這樣的社員,,新民蘋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里還有170多名,。
“合作社給我們奠定了增收的基礎,只要加油干,,生活就會更紅火,!”武雙泉很有信心。去年,,他家的花牛蘋果畝產8000斤左右,,凈利潤2萬元左右。現在,,果園即將進入大面積收獲期,,武雙泉心勁兒倍增:“總書記給我們加油打氣,我們一定能把蘋果產業(yè)做得更大更強,!”
同樣心勁兒倍增的,,還有果園里務工的武煒紅。
習近平總書記在果園考察時,,和武煒紅等親切握手,。“總書記來看望大家,大家認真匯報,,總書記聽得仔細,,這個場景我永遠不會忘記。”武煒紅說,。他在蘋果基地從事施肥,、采摘,、冷庫管理等工作,每天能掙150元,,全年收入5萬元,。
既算眼前賬,也算長遠賬,???span id="mphxerk80ooy" class="red">書記的殷殷囑托讓武煒紅有了新目標:“這些年在蘋果基地里務工,學到了不少技術,,我想流轉一些土地,,栽培自己的果園!”
人民日報記者宋朝軍攝,。
村中“醉美花?!∥赌愣鴣?rdquo;的刻字石塊引人注目,不遠處,,花牛鎮(zhèn)文化事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主任張王瑋正跟村民聊得火熱,,回憶著總書記在這里勉勵大家的場景。
“總書記和藹可親,,說的話接地氣,,是我們的知心人。”張王瑋感觸很深,。作為一名包聯干部,,他聯系著包括二十里鋪村在內的周邊6個村。發(fā)展好花牛蘋果產業(yè),,做好這篇“土特產”文章,,是張王瑋的目標。
因地制宜推出政策,,做好解釋推行政策,,村民們受益,張王瑋欣慰,。近年來,,麥積區(qū)針對山地果業(yè),制定獎補方案,,從提質增效,、老果園改造和防雹網等重點領域入手,推動產業(yè)高效發(fā)展,。
“這是我們專門鋪設的反光膜,,可以讓蘋果底部更多地吸收光線,促進其均勻著色,、增糖,。”張王瑋指著果林地上的銀白色薄膜說,,色澤均勻的花牛蘋果品相、品質更好,,群眾收益更大,。
在獎補政策的支持下,農戶鋪反光膜幾乎不花錢,。不僅如此,,農家肥、防草地布,、果園改造用的新樹苗等,,也都被納入了獎補政策名單,有的政府免費提供,,有的群眾只需“出小頭”,。
新華社記者攝。
秋來果香溢,,碩果累累,。看果樹,、入果林,、問果農,,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留在了層層疊疊的果林間,。一顆天水花牛蘋果,個頭不大,、內涵不少,,一言一句中,凝結著總書記的人民情懷,,寄托著群眾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啟示著全體黨員干部,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
統籌:胡果
審稿:王斌來 杜尚澤 董洪亮
文字:董洪亮 王錦濤 宋朝軍
校檢:銀燕 趙帥杰
視頻:央視新聞 人民日報記者宋朝軍 麥積區(qū)融媒體中心
攝影:新華社記者 鞠鵬 謝環(huán)馳 王曄 燕雁 申宏 翟健嵐 人民日報記者 宋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