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聲回響】一代接著一代干 讓綠洲不斷向沙漠深處延伸
“5年前,我們栽的花棒,、檸條,、梭梭、沙棗,,已長到4米多高,。當時這里一片黃沙,現(xiàn)在蔥蔥郁郁,,治理效果很明顯,。”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說。
古浪縣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jiān)測縣,,境內沙漠化土地面積達239.8萬畝、占縣域面積的30%以上,,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其脆弱,。40多年前,為了改善當?shù)厝司迎h(huán)境,,郭朝明,、賀發(fā)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六老漢”扎根沙漠,、治沙造林,。
古浪縣壓沙用的草方格(央廣網(wǎng)記者 李紅軍 攝)
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八步沙林場時指出,,要弘揚“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斗精神,激勵人們投身生態(tài)文明建設,,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斗。
“總書記的話,,對我們來說是激勵,,也是鞭策。我們一定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期望,,讓綠洲不斷向沙漠深處延伸。”“六老漢”之一郭朝明的兒子郭萬剛對當時的情形記憶猶新,。
“爺爺臨走時說,,無論再苦再累,每家都要有一個人接續(xù)干下去,,把八步沙治理好,、管護好。”八步沙林場第一代治沙人郭朝明的孫子郭璽說,。
郭璽(前)與村民在防沙方格中植樹(央廣網(wǎng)發(fā) 古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2016年,,郭璽回到家鄉(xiāng),成為八步沙林場第三代治沙人,。在繼承傳統(tǒng)治沙方式的基礎上,,郭璽大膽引用新技術,采用機械治沙,、網(wǎng)絡治沙等方式,,讓各種新型機械設備在治沙造林一線大顯身手,向更大的荒漠進軍,。
在郭璽的推動下,,八步沙林場與周邊農戶合作修建養(yǎng)雞場,并注冊“八步沙溜達雞”商標,,目前年出欄量超1萬只,。此外,八步沙林場還在古浪縣黃花灘移民區(qū)流轉沙化土地,,建成梭梭嫁接肉蓯蓉基地,,開辟了多元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防沙治沙道路,。
“我們正在建設一座50萬立方米容量的蓄水池,,建成后,蓄水池管道將直達林場,,并采用先進的滴灌方式,,林木成活率將大幅提高,到時候八步沙就會種啥長啥,。”郭璽說,。
古浪縣一代代人治沙不息,,讓綠色向沙漠深處不斷延伸(央廣網(wǎng)記者 李紅軍 攝)
在八步沙“六老漢”當代愚公精神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古浪縣防沙治沙中,,治沙造林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成效越來越好。近5年,,八步沙林場共完成治沙造林18萬畝,,栽植各類沙生苗木3000多萬株,為古浪縣北部沙區(qū)地治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對古浪人來說,,每一絲綠都來之不易。”今年58歲的馬生榮,,在八步沙林場擔任護林員已經有10年時間,,在他看來,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今后我一定會把這份工作干得更好,,讓沙漠變得更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