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百年|人心所歸,,惟道與義
編者按:胸懷千秋偉業(yè),,恰是百年風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帶領中國人民歷經(jīng)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fā)展的趨勢和格局,,為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發(fā)展作出了偉大歷史性貢獻,。
回望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經(jīng)據(jù)典、援古證今,,賦予典故鮮活的時代價值,,深刻闡釋百年大黨初心如磐、歷久彌堅的精神密碼,。央視網(wǎng)《天天學習》特別策劃“典”亮百年系列,,與您一起深刻領會。
【釋義】
“人心所歸,,惟道與義”出自《晉書·熊遠傳》,。意思是說,人們內心所歸向的,,只有道德和仁義,。
“人心所歸,惟道與義”是東晉大臣熊遠給晉元帝司馬睿的諫言,。他以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為例,,早年齊桓公英明無比,心憂天下,,各國共推其為盟主,;而自葵丘會盟確立霸主地位后,齊桓公逐漸驕傲自滿起來,,原先歸附的國家紛紛背叛,。在熊遠看來,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是立國之本,,而要聚合民意、匯聚民心只有靠道德和仁義的力量,,舍此之外別無他途,。這對于剛剛成立的東晉王朝而言尤為重要。
【解讀】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群眾頭頂同一片天空,,腳踏同一方土地,共同開發(fā)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共同書寫了我們悠久的歷史,,共同創(chuàng)造了我們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fā)展,、鞏固統(tǒng)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為了實現(xiàn)這個偉大夢想,中國人民和無數(shù)仁人志士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然而,,從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到辛亥革命,,一次次試圖改變中華民族備受屈辱命運的探索,均以失敗告終,。直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勇?lián)褡鍙团d大任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中華民族才終于迎來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己任,,正是受到這一感召,,全國各族人民才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風雨同舟,,萬眾一心,,攻堅克難。長征途中,,我們黨高舉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的大旗,,推動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吹響了全民族覺醒和奮起的號角,,匯聚起團結抗日,、一致對外的強大力量。廣大人民群眾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利益的黨,,紅軍是人民的軍隊、真正抗日的力量,,中國共產黨指引的道路是人民群眾翻身得解放的正確道路,。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人心歸仁”這一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再現(xiàn),。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把民族平等作為立國的根本原則之一,確立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開辟了發(fā)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的新紀元,。56個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推動少數(shù)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qū)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廣泛拓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鞏固和發(fā)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作為基礎性事業(yè)抓緊抓好。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就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書寫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作者 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