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和人民心貼心丨“盼著您再回趟梁家河,,看看如今的好光景”
新華社西安4月19日電 題:“盼著您再回趟梁家河,,看看如今的好光景”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2月13日到陜西延安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梁家河村看望村民,來到他插隊時的房東劉金蓮家,。近日,,新華社記者回訪了劉金蓮。
【情景回放】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在梁家河勞動生活了7年,,對這里的一草一木,、一溝一岔、一峁一梁都飽含深情,、常常牽掛,。
村民劉金蓮家是當年習近平到村里后的第一所住處。他到梁家河村第一晚住的窯洞里仍然保留著當年的模樣,。一跨進院門,,總書記就指著那幾孔熟悉的窯洞,,回憶起往事。劉金蓮對總書記說,,這么多年您都沒忘,。總書記說:“那咋能忘,?你們兩口子新婚那年,,我們這些知青還來鬧過洞房呢。”
正值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帶著自己出錢采辦的“年貨”——餃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還有春聯(lián)、年畫,,給鄉(xiāng)親們拜年,。
在梁家河村委會小廣場,習近平總書記同村民們一一握手,、親切交談,,并同每一家合影留念。他深情地說:“我邁出人生第一步就來到梁家河,,7年時間里,,梁家河父老鄉(xiāng)親給了我無數(shù)關(guān)愛,使我受益終生,。我永遠不會忘記梁家河,,永遠不會忘記父老鄉(xiāng)親,永遠不會忘記老區(qū)人民,。”
【劉金蓮心聲】
7年多了,,總書記回梁家河的那一天,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清清楚楚,。他離開梁家河40多年了,,再回來同鄉(xiāng)親們還是那么親熱,一見面就叫出很多人的小名,,他從來沒有忘了我們,。
那次我給總書記送了我做的兩雙布鞋、幾副鞋墊,,他還堅持給我留了錢,。總書記還問了我吃水、燒柴這些問題,,問得細根達底的,。他一直那么關(guān)心我,我心里真是熱乎乎的,。
2015年,,我們村成立了鄉(xiāng)村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我也在公司上班,,當了保潔員,,每月能掙1200元。我還在家門口開了一間小賣部,,賣紅棗,、小米、布鞋,、鞋墊這些,,生意最好那年掙了一萬元。現(xiàn)在我年齡大了,,鎮(zhèn)上給我安排了村里的公益性崗位,,每個月有工資,還能領(lǐng)到養(yǎng)老保險,,日子過得好著呢。
劉金蓮在自家院里窯洞前(4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愛平 攝
這些年,,村里的變化掰起十個手指頭都說不完。村里添了銀行服務(wù)點,、醫(yī)務(wù)室,、便民服務(wù)站,建了村民活動廣場,。大家伙都沒閑著,,全村種了1000多畝山地蘋果,蘋果成了致富的“金蛋蛋”,。還有的人辦養(yǎng)殖合作社,、開農(nóng)家樂、種中藥材,。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也回來了,,他們在網(wǎng)上賣村里的特產(chǎn),小米酥,、脆棗,、蘋果銷路都不錯。
當年總書記在我們這里當大隊黨支部書記,與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帶著大家熱火朝天發(fā)展生產(chǎn),,修沼氣池、打灌溉井……辦了好多事,。如今,,我們梁家河人干勁滿滿,村里要打造精品“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以后一定會越來越興旺,,總書記知道了肯定很高興。
現(xiàn)在鄉(xiāng)親們也常常念叨起總書記,,都說要加油干,,把咱的梁家河建設(shè)好???span id="mphxerk80ooy" class="red">書記,,大家都盼著您再回趟梁家河,看一看我們?nèi)缃竦暮霉饩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