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鏡頭丨“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zhí)勤站崗”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鐫刻著執(zhí)政者奮進的步伐,。4月18日起,,新華社開設“近鏡頭•溫暖的瞬間”欄目,精心選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精彩瞬間,,講述每一張照片背后的溫暖故事。
隆冬的北國邊疆,,大地鶴雪,,高天寒流。戰(zhàn)士們的臉上,、眉毛上,、防寒面罩上滿是霜花。在他們面前,,一位同樣身穿迷彩服的“老兵”,,摘下手套,微笑著握住戰(zhàn)士們的手……
這一幕,,被新華社記者用相機定格下來:2014年1月26日上午,,習近平主席來到祖國邊疆的內(nèi)蒙古阿爾山,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迎風踏雪慰問在邊防線上巡邏執(zhí)勤的官兵,。
吳景偉也在當時巡邏執(zhí)勤的隊伍中,對8年前的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當時只有19歲的他與戰(zhàn)友在巡邏路上遇到習近平的車隊,。刺骨的寒風中,習近平下車踩著厚厚的積雪向他們走來,。
“習主席摘下手套,,跟我們挨個兒握手。他比在電視上看著高大許多,。”吳景偉回憶,,“他問了好多問題:寒冷的天氣適不適應,每天要巡邏多少小時,、走多少公里……”
吳景偉激動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還是老兵們精神飽滿,一一作答,。習近平十分高興,,對大家說:你們戰(zhàn)風雪、斗嚴寒,,穿行在林海雪原,,巡邏在邊防線上,,我很受感動,。大家辛苦了,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
最后,,大家聚攏到一起同習主席合影。吳景偉年紀小,、兵齡短,,直往后躲,習近平連聲招呼他靠近一些,。
吳景偉站到了主席身旁,。后來,在習近平發(fā)表2018年新年賀詞時,,吳景偉留意到,,這張合影照片就擺放在主席身后的書架上。
巡邏官兵們后來才知道,,那天清晨,,習主席是從北京乘飛機直飛1000多公里來到阿爾山的。他一下飛機,,就迎風踏雪驅(qū)車趕往邊防線,。與巡邏小分隊分別后,他又乘車前往三角山哨所,。雪野茫茫,,山路彎彎,,車隊輾過冰雪蜿蜒前行。
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展覽館陳列著三角山哨所當年的執(zhí)勤觀察登記本,,上面這樣一行記錄清晰可見:“三輛中巴四輛越野車由碼頭駛向口岸”——當時負責記錄的帶班員張偉和觀察員郝志揚誰都沒想到,,他們所看到的就是習主席的車隊,更沒想到,,車隊會停在了三角山下,。
哨所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山頂。沿著58級陡峭的臺階,,頂著凜冽的寒風,,習近平登上哨所。在哨樓里,,他仔細察看執(zhí)勤設施和內(nèi)務設置,,還親切地為戰(zhàn)士們整理裝具。在哨位上,,他聽取哨所情況匯報,,在戰(zhàn)士們的指點下觀察哨所周邊態(tài)勢。隨后,,他拿起筆,,在那本執(zhí)勤觀察登記本上簽下了名字:“習近平 2014年1月26日”。
于是,,在張偉,、郝志揚的簽名下方,是軍委主席的簽名,。習近平動情地說:“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zhí)勤站崗。”
軍委主席和士兵一同執(zhí)勤站崗——中南海與邊關(guān)緊緊相連,,主席與士兵心心相通,。在主席的牽掛與囑托下,官兵們也把至誠至純的愛戴擁護,,轉(zhuǎn)化為建強基層,、獻身使命的磅礴力量。
“我做不出成績連覺都睡不著,。”作為“習主席接見過的兵”,,吳景偉既感到榮耀,又覺得有無窮的動力,。跟習主席合影時,,他還是個體重80公斤的“小胖墩”。自那以后,他成了訓練場上的“拼命三郎”,,成績從后進成了先進,,兩次榮立三等功,被保送到陸軍步兵學院上學,。2019年5月21日,,習近平視察這個學院時,吳景偉作為學員隊訓練骨干,,示范匯報了障礙訓練情況,。
“主席,當年那個‘小胖墩’向您匯報,!”摸爬滾打中,,望著訓練場盡頭那個記憶中的身影,吳景偉“在心中向主席敬禮”,。
2019年夏天,,吳景偉以全優(yōu)成績從軍校畢業(yè),主動要求回老部隊,。“飛走的雄鷹又飛回來了”,,如今,黝黑精干的他在一個海拔更高,、霜期更長,、也更加偏遠的哨卡,堅守著自己的戰(zhàn)位,。
寒風與寂寞中,,吳景偉從未動搖過自己的選擇,因為“為祖國和人民守好邊,,我和主席一起站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