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版本館落成 新時代國家文化殿堂什么樣,?
中國國家版本館7月23日舉行落成典禮,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歷時三年建設,目前均已竣工,,開館后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和傳承的職責,。
聽說過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檔案館等,就是沒聽說過版本館,。那么,,版本館,,究竟是什么概念,?版本館里會展出什么展品,?為什么要建設國家版本館?國家版本館的中央總館與地方分館又有什么區(qū)別呢,?這一連串的疑問,,請總臺中國之聲記者王澤華來為您一一解答。
中國之聲丨點擊收聽音頻→
什么是國家版本館,?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入口
要解釋國家版本館,,首先得說明,什么是版本,。簡單來講,,中華版本包括古今中外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各類資源。這里面有承載厚重歷史文化的古籍,、青銅器,,也有包含著鮮明時代印記的報刊、糧票,,甚至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磁帶,、圖書、報刊,,乃至健康碼第一行代碼等,,總之,只要你能想到的文化的載體,,基本都算是版本資源,;版本就是記錄歷史、見證文明的“金種子”,。而版本館,,是國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復興戰(zhàn)略高度上謀劃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種子”的“庫房”,,也就是中華文明種子基因庫,。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文瀚廳
23日,定位為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的國家版本館竣工落成,。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展覽策劃實施組組長吳笑天說:“國家版本館是新時代標志性文化傳世工程,。按照‘賡續(xù)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國形象,、推動文明對話’的定位,同步規(guī)劃建設中央總館(文瀚閣)和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和廣州分館(文沁閣),。建成開放后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規(guī)劃協(xié)調、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傳使用的職能,,是國家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和國家出版信息管理中心。”
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
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
南倚秦嶺,,北望渭川,,總建筑面積8.25萬平方米的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文濟閣)同日在西安正式落成。它的主體為高臺建筑,,呈現(xiàn)出大氣磅礴的漢唐風格,。預計開館初期可征集到版本資源209萬冊(件)、數(shù)字資源160TB,。作為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的分館之一,,落成后的西安國家版本館將結合西部文化特色,精心打造《賡續(xù)文脈 踔厲前行——中華文化經(jīng)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遺珍萬里同風——絲綢之路版本展》兩個展覽,,充分展示絲綢之路文明,,講好以西部為主的中華經(jīng)典版本故事。
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
而坐落于浙江杭州良渚的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又名“文潤閣”,,建筑設計圍繞“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建筑”展開,,總建筑面積10.31萬平方米,包括主書房,、南書房,、文潤閣、山體庫房,、附屬用房等共計13個單體,。文潤閣之側,良渚港緩緩淌過,。站在它的屋頂上,,就能眺望不遠處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籌建組展陳負責人余良峰介紹,,該館核心功能為保藏,、展示、研究和交流,,是集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展覽館等多種場館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同時也是江南特色版本庫,及華東地區(qū)版本資源集聚中心,。“杭州國家版本館的定位是立足浙江,、輻射長三角、面向長江流域,,所以在這個整體定位的指導下,我們會開展挖掘,、整理,、研究、展示和傳播中華版本文化,。其中以江南版本文化的研究為重點,。”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鳳凰山麓、流溪河畔,,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文沁閣)占地面積24.69萬平米,,總建筑面積9.43萬平方米。建筑以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為總體設計理念,,融合中華制式與嶺南特色,,形成禮樂相成的山水建筑格局,打造南粵大地的中華文化殿堂,。目前可入藏版本數(shù)量約265萬冊(件),。
吳笑天說,中國國家版本館的“一總三分”,,共同構建中華版本保藏傳承體系,。“中央總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加掛副牌——國家版本數(shù)據(jù)中心,,將牽頭承擔國家版本資源規(guī)劃協(xié)調的職能,。三個地方分館是中央總館的異地災備中心和區(qū)域性版本資源聚集中心。”
東西南北,、“一總三分”,,如何構筑新時代的國家文化殿堂?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內的展覽陳設
建設國家版本館,,關系到中華文明歷史的傳承,,它擔負著賡續(xù)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國形象,、推動文明對話的重要使命。吳笑天表示,,中華文明5000多年綿延不斷,、經(jīng)久不衰,,是我們區(qū)別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我國歷朝歷代,,也都把版本保藏傳承放在重要位置。
參觀者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內參觀
吳笑天說:“從周的史官,、秦的石室,,到漢代的天祿閣、唐代的弘文館,,再到宋代的崇文院,、明代的文淵閣、清代的四庫七閣,,專藏機構綿亙千年,。建設國家版本館,構筑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就是著眼于中華版本的永久安全保藏,,讓文化典籍‘藏之名山、傳之后世’,。這對增強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厚植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具有重大的意義。”
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屋頂?shù)哪緲嫼颓啻砷T扇相映成趣
東西南北,,“一總三分”,。一磚一瓦、一棱一角的背后,,是中國人珍視版本,、珍視文明的品格,是文脈綿延,、文潤中國的底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物質富有是軀干,,精神富足是靈魂,。而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載體,反映和見證著一個時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動和支撐一個民族的發(fā)展進步,。我們對歷史上文化盛世的認識,往往是從那個時代的典籍和版本入手的,。太平盛世,,才能修典興藏;修典興藏,方可彰顯盛世氣度,。吳笑天說,,從這個意義上講,盛世重版本,、藏版本,,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新落成的中國國家版本館,,必將會成為新時代國家的標識。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里展出的雕塑作品
吳笑天表示:“重大文化工程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標識,。建設國家版本館,,就是要從精神層面、文化層面打造新時代中國的標識,,樹立起神州大地的文化地標,。北京文瀚閣、西安文濟閣,、杭州文潤閣,、廣州文沁閣,分布在我國的東西南北,,保藏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既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又遙相呼應,、渾然一體,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時代表達,,也應當成為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依托,。”
(總臺記者 王澤華 吳文軒 劉浪 羅瀟 吳媚苗 溫超 陜西臺記者 單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