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奇跡般的新生活
幾個月前,,祝家溝村遭受了洪災,村民們沒有想到,,這么快就在這樣溫暖亮堂的房子里過上了年,,更沒有想到,在新家里迎來了習近平總書記,。
1月22日,,正值北方小年,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來到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明水滿族鄉(xiāng)祝家溝村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在村民王寶維家,,習近平總書記屋里屋外仔細察看房屋結(jié)構(gòu)和質(zhì)量,同一家人圍坐一起拉家常,。
新華社記者 謝環(huán)馳 攝
2024年8月20日,,綏中縣發(fā)生極端降水,“不到一天下了一整年的雨”,,引發(fā)洪澇災害,。由于“兩山夾一溝”的地形,祝家溝村成為全縣受災最為嚴重的鄉(xiāng)村之一,,積水最深處超過6米,。
村里遭災時,王寶維正在外地辦事,。聽說消息,,他趕緊往家趕。路斷了,,王寶維冒著雨深一腳淺一腳翻山走了大半天,??墒?,哪還有家的影子。眼見一片汪洋,,王寶維忍不住大哭起來,。
“要不是村里提前通知,,家里人轉(zhuǎn)移到了附近地勢高的地方,后面的事兒真是不敢想,。”王寶維說,。
同村的朱西存也經(jīng)歷了同樣的困難。
洪水退去后,,站在自家門前,,朱西存怎么都不愿相信這到處都是淤泥的房子竟然是自己的家:“家里的東西都埋在泥里,想找件換洗的襯衣都找不著,。”
災后,,全村41戶房屋受損嚴重,被確認為無原址重建基礎(chǔ),。
“半輩子攢下的家當啥也沒剩下,,再過兩個多月入冬了,這日子可咋過啊……”剛遭災的那些日子,,許多受災村民整宿整宿睡不著,。村民們記得,“那些天,,大伙兒的眼淚都沒斷過,。”
那時的祝家溝村人做夢也沒想到,僅過了40天,,距離原來的家不遠處的山坡上,,一排排新房子奇跡般地拔地而起。
新村施工期間,,朱西存幾乎天天往工地跑,。“新房子搭了地梁,用的都是實心磚,,墻上保溫層足足有5厘米厚,,真是實實在在的好房子。”朱西存說,,看著房子一天一天“長高”,,感覺生活的希望又一點一點回來了。
王寶維自告奮勇申請參與新房施工:“這么多人為了我們的新家沒日沒夜忙,,我也不能閑著,,能盡一份力是一份力。”
2024年10月底,,趕在入冬前,,“祝家新村”完成修建,受災鄉(xiāng)親們陸續(xù)搬進了新家,。
“祝家新村”的新房包括60至120平方米6種戶型,。朱西存家90平方米的房子,,政府各項補貼和救助解決了大部分房款。王寶維家人口多,,選了最大的戶型,。120平方米的房子,自家掏了六七萬元,。
這是1月22日拍攝的“祝家新村”朱西存家的門廊,。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屋子里,火炕,、灶臺等一應俱全,,水電網(wǎng)絡(luò)均已入戶,政府免費發(fā)放的冰箱,、電視,、洗衣機、燃氣灶,、電飯鍋已經(jīng)擺進了新家,。屋外,紅磚墻圍成的小院兒干凈整潔,。
更令村民們沒想到的是,,新家的居住條件也“升級”了。衛(wèi)生間“搬”進屋里,,冬天上廁所不再挨凍了,;屋里通了自來水,再也不用在屋里擺大水缸提前存水了,;木窗換成了塑鋼窗,,冬天窗上不糊塑料布也不漏風。
除了把家建好,,還得把生計再忙起來,。
綏中縣盛產(chǎn)白梨,梨樹是祝家溝村許多人的“命根子”,。洪水席卷而來,,原本已經(jīng)掛果的梨樹倒伏,不少果子被沖走,。
祝家溝村黨支部書記王麗麗介紹,,縣里第一時間派出工作專班幫助村民搶救果樹,不到一周打通了運輸水果的道路橋梁,。9月初,,全村黨員干部齊上陣,和村民們一塊兒搶收水果,。從祝家溝村走出去的白梨還登上了綏中縣秋季果品推介會,,大伙兒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有新房,、有果樹,,又有這么多人幫襯,咱們這日子可得好好往前奔,。”朱西存許下自己的新年新愿望,,“我要把被水淹的果樹再重新栽起來。希望在外地工作的兒子一切順利,,在家上初中的女兒能考個好學校,。”
1月22日,朱西存一家人在吃晚飯,。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1月22日,,王寶維一家人在吃晚飯。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門前的紅燈籠亮了起來,,村子里一派喜氣洋洋。
總書記來王寶維家時,,家里的大鍋正燉著殺豬菜,。此時,這道大菜和熱騰騰的餃子都已經(jīng)端上了桌,。
朱西存和家人吃著自家秋天收的白梨,,咔嚓一聲,甜到心里,。
不遠處,,黑土地上,一棵棵梨樹在寒風中挺立,,迎接新的春天,。